2025年6月11日,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指导接受新华体育专访,直面球队三大挑战:
1、亚洲杯备战
计划通过6场热身赛选拔15-16名队员,最终挑出"竞技状态+团队意识+执行力"最优的12人出征。
2、"万次投篮计划"
针对WCBA外援垄断出手权、本土球员投篮少且命中率低的问题,要求队员完成近万次投篮,逐步提升质量。
3、新老交替阵痛
坦言老将经验与新人冲劲需时间磨合,"集体项目不是靠一己之力"。而最受关注的,是他对两大核心问题的态度。
支持留洋,但有前提:"必须去更高水平联赛!但国家需要时,必须义不容辞回来";培养张子宇要"慢" :对2.24米新星提出更高要求,但强调"不能操之过急",防止伤病,目标锁定2027-2028大赛。
观点
宫指导的每一句话,都戳中中国体育的痛点!
1. "留洋热"背后的冷思考——国家利益是底线
当宫指导说出"义不容辞回来"时,我忍不住鼓掌!这不是道德绑架,而是清醒认知。看看李月汝在土耳其联赛的蜕变,再看看其他球员因缺少高水平比赛导致奥运状态下滑——留洋的本质是"借鸡生蛋",而非个人镀金。宫指导的立场很明确:支持球员追梦,但更警惕"为留洋而留洋"。那些混迹低水平联赛的行为,无异于浪费国家培养资源!
2. 张子宇的"慢培养"才是真负责
全网都在喊"让张子宇打亚洲杯!",但宫指导按下暂停键:"她的意识还在青年队阶段,成年队对抗完全不同"。这太清醒了!看看U18亚洲杯她场均35分12篮板,可一旦遇上澳大利亚的肌肉丛林呢?224cm的身高是天赋,更是靶子。宫指导的"谨慎态度"背后,是血泪教训——当年姚明、王治郅的早衰,哪个不是伤病拖累?真正的爱护不是拔苗助长,而是给她穿上"防弹衣"再上战场。
3. "万次投篮"打脸伪职业化
"国内球员出手权被外援垄断"——宫指导这话撕开了中国篮球的遮羞布!当WCBA球队靠外援狂砍50分赢球时,本土球员成了折返跑机器。更可怕的是,某些球员沉迷综艺代言,训练敷衍了事。而宫指导的"万次投篮计划"像一记耳光:篮球没有捷径,量变才能质变! 这哪是训练?这是对"混日子"文化的宣战!
4. 思想教育不是空话,是救命绳
"信息爆炸时代,必须抓住运动员的思想脉搏!" 这话太扎心。宫指导直言:"职业运动员不能只追金钱,要有国家意识!" 这不是唱高调——看看女篮世界杯亚军靠的是郑薇打造的"钢铁凝聚力",再看看巴黎奥运失利时涣散的防守...思想滑坡,比技术落后更致命!
总结
宫鲁鸣的"慢"与"严",恰是对急功近利最狠的批判。不给张子宇揠苗助长,是给未来留火种;用"万次投篮"逼球员苦练,是向敷衍亮红牌;把国家利益写进留洋准则,是为女魂立脊梁。当他说"着眼2028"时,我看到的不是保守,而是一种底气:中国女篮的崛起,不需要投机取巧的"速成",只需要宫鲁鸣式的"笨功夫"!
你支持宫指导"严格管理+科学培养"的路线吗?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!
#中国女篮#